我是李炳生,來自大溪十大姓氏之一的「李氏」家族,著名的「李金興商號」以及「李騰芳古宅」都是我們李家的家業,我從小就常幫忙上街吹白螺賣豬肉分攤家計,接著利用大溪地理與河運之便以米業起家,使家業蒸蒸日上,成為大溪舉足輕重的地方望族。當時民眾只要到「李金興商號」買米,他們都會得到一尖斗的米,受惠民眾不可勝數;令人驚訝的是,就連盜賊都尊敬李家的仁德,不搶奪「李金興商號」的貨船。而由李氏家族捐建的「月眉古道」,直到現在也還造福許多往來月眉及市街的居民呢。
而如今,我們李家保存完好的祖厝「李騰芳古宅」是桃園市的國定古蹟,這棟位於月眉地區,1864年落成的大宅院,占地近一甲,有著兩進四護龍的完整格局,建材與施作工法都是當時的翹楚。
我誠摯地邀請您透過我的故事,一同探索大溪,了解清朝時期大溪的歷史以及商人的生活軌跡!
李金興商號現今仍保留舊時的牌樓立面,後方已改建有新商店進駐。
金興商號位在上街(現今中央路一帶),為大溪仕紳李氏家族所經營,以米穀買賣為主要營生,金興商號的女掌櫃廖湊(即李家子孫所尊稱的裕德媽),傳說是一位非常慈悲的人:當時土匪搶奪案件頻傳,有天土匪來搶劫,剛好遇到裕德媽掌櫃顧店,她不但以言語勸退他們,還施捨他們生存需要的米糧,大家都對裕德媽的智慧與勇氣印象深刻。
當時買賣米穀是以木斗裝盛來量測,通常以一平斗為單位;遇有窮苦民眾來買米時,李家必定供應食物,糴米時也裝滿一尖斗而非平斗,受惠民眾不可勝數,其仁德名揚遠耳,眾所皆知。
金興商號至今日仍保留著舊時的牌樓立面,不但具有清朝到日本時代民間藝術的特色,也見證了大溪重要家族的發展和市區改正的歷史,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
| |
| |
挑夫往返市街與碼頭的重要道路。 | 轉彎處十分寬敞,可供挑夫暫時休息。 |
石板古道約建於清朝末年,是昔日往來大嵙崁溪碼頭與和平老街的主要通道,又稱「碼頭古道」或「草店尾古道」。石板古道自大漢溪河畔起,呈「之」字型曲折蜿蜒而上,石板是利用棄置的壓艙石製成,不僅粗澀不生苔,石階的階距也設計得平緩低矮,能減輕碼頭工人挑夫們的負擔,不必辛苦抬高腳步或擔心滑倒,這種人性化考量的設計,為當時的運輸工作者提供了便利。除此之外,古道轉彎處也十分寬廣,為挑夫們提供了暫時歇息的場所。
直到大正十三年(1924年),桃園大圳完工後大漢溪水量減少,陸路運輸逐漸興起,大溪作為貨物集散與轉運中繼站的功能逐漸沒落,挑夫在古道上的身影也漸漸淡出了歷史。
福仁宮至今仍是地方漳州信仰的中心,香火鼎盛。
福仁宮的歷史可追溯至嘉慶十八年(1813年),當時的大溪地區有許多漳州移民虔誠信奉開漳聖王;然而,為了祭拜這位神明,他們必須遠足穿越大嵙崁溪前往埔頂地區。為了避免遠渡大嵙崁溪至埔頂一帶祭拜開漳聖王的不便,李炳生與其他漳州人組成「福仁季」公號合資買地,迎請埔頂仁和宮的開漳聖王,於河東一側創建「福仁宮」。福仁宮不僅是大溪漳州信仰的中心,更是文化交流的橋樑,它同時也祭祀來自客家、潮州、泉州等不同地方的神祇,非常罕見。
隨著歲月的流逝,福仁宮經歷了兩次的重建,從而成為了今日宏偉的廟宇。這個廟宇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象徵,也是歷史和文化的見證者,吸引來自各地的信眾,前來探索這段承載著深厚歷史和多元文化的故事。
| |
藏在街屋間,居民往返月眉地區與市街的重要通道。 | 牌樓面是一對「雙獅戲綵球」的收頭。 |
早年大溪仕紳李氏家族為了方便商旅與族人往來於月眉與大溪和平路的商街,在現今和平路38、40號之間鋪設石板通路。早期大漢溪河運興盛時,月眉地區農民與街區商家也都是用此通道將蔬果運送到港口,這一通道在當時扮演了重要的商業角色。然而,隨著大溪河運沒落,這條通路也逐漸喪失了商業功能。
月眉通道的牌樓面原來僅具有弧形磚面承接兩側的邊柱,在1998年「大溪和平路美化工程」計劃下,重砌矩形的牌樓面;再經過老街居民參與的監督工程小組決議,於立面頂部增建一對洗石子堆花的雙獅戲綵球作為收頭。這個改建不僅是為了維護月眉通道的門面,還具有象徵著祈福,希望事事如意,好事不斷的意義。
| |
注重對稱的「兩落四護龍」格局,黑瓦紅牆營造出優雅素樸的氛圍。 | 位在外埕的「旗竿座」與「夾桿石」,以及聯通外埕與內埕的「階梯形門罩」。 |
國定古蹟「李騰芳古宅」又稱「李金興古厝」,佔地面積約一公頃,整體格局兼具官宅與農宅之特徵,為內、外院落與左、右兩側之內、外護龍共同圍塑而成「兩落四護龍」之格局。除了主建築外,尚有內埕、外埕、院牆、銃櫃與奎壁聯輝書房等,建築材料主要使用紅磚、砂岩和土墼磚牆,屋瓦、柱子為黑色,牆面以白色和磚紅色為主色調,並在屋頂和圍牆四周點綴寶藍色的線條,營造出優雅而素樸的氛圍。
在李宅前方,有一個半月形的池塘,象徵著財富的聚積,同時具有灌溉、消防和養魚等多功能。進入外埕區域,可以看到一個石造的旗杆座與夾桿石,夾杆石上刻有「中式二十一名」和「補甲子科」等字樣,記載了李騰芳中舉的年代和名次,反映出他的官職地位。門廳之「明經」匾額及廳堂之「文魁」匾額,這些匾額都與舉人的官職地位和學術成就有關,為這座古宅增添了更多歷史和文化的色彩。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