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木博館為實踐展演大溪生活魅力,讓大溪成為宜居宜遊城鎮的願景,以實踐「調查、保存與紀錄大溪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及生活文化,持續建構大溪學」、「以居民參與共學行動的精神,推動大溪木藝、慶典與社頭文化、街角館及大溪生活的展演、推廣及再生產」為目標,持續推動地方文化保存傳承及發展工作,透過居民共學、挖掘地方知識、蒐集在地記憶,和居民共同建構地方知識,逐步累積建構大溪學內涵。

  木博館研究範疇有三,包括與大溪地區相關之「有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及「生活文化」,核心議題則有「歷史建築再生」、「木藝」、「慶典與社頭文化」、「街角館」及「生活文化」等。透過多元的方案,積極鼓勵及捲動居民與對大溪生活文化有興趣的團體與個人參與,共同「調查、記錄及保存大溪文化資產及生活文化」,將詮釋的權利與能力回歸到居民手中,讓「故事中的人自己來說故事」,共同實踐在現地生活脈絡裡展演大溪,建構居民共同詮釋的大溪學知識系統。並同時展開與學校的合作計畫,實施進校教學或是學習資源提供等,讓大溪學相關知識能從小扎根。

  適逢博物館5週年,在館舍建置、基礎調查漸漸累積出點滴成果時,值此際,博物館著手整理5年來的調研成果,開放大眾了解本館調研脈絡,另將已完成權利盤點的成果開放查閱;最重要的,本次開放也包含近年居民共學、自發進行田野調查、梳理家族故事、地區特色等成果。邀請大眾與我們共同關心、投入發展大溪學。


核心議題1:共學成果—地方社群參與

核心議題1:共學成果—地方社群參與

木博館開館至今的第一個五年期間,以整備及修繕公有歷史建築群空間、發展館舍群再利用的展示及營運計畫、提供觀眾服務等為軟、硬體重點工作,因此研究內容包括:開館前完成博物館基本策略規劃及展示資源調查計畫,並逐年依文資法展開對各棟歷史建築的調查研究、規劃設計、修復及再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實踐居民參與共學、行動係為大溪木博館運作的核心精神,為捲動居民共同參與大溪地方知識建構之行動,分年展開大溪田野資源學習平臺、大溪學建構與策略發展、現地保存等計畫等,聚焦學員及居民的培力,期能累積其田野經驗,以及在地詮釋、挖掘故事等能力,提升對文化資產及大溪生活文化的自覺及價值意識,並願意轉化為展演及實踐行動,包含參加田野工作坊的學員、社頭組織成員、木藝職人、及博物館志工夥伴們皆是開始行動的不同小社群,從自家的家族、產業及信仰文化故事、地方的共同記憶開始,嘗試書寫大溪的多元面貌;並在木博館5週年之際,自發地持續這份熱情。

共學成果—街角館

博物館與地方的關係,從培植、引入資源,到並肩努力為大溪做出改變的行動,在街角館計畫中亦可尋見。自2013年即啟動的街角館計畫,2019年起,更多地、開放地鼓勵居民夥伴參與共學,透過博物館搭建起來的社群以及學習資源,實踐自身對於大溪更多的理解,並且將自己作為展演大溪生活魅力的一份子。我們邀請居民共同關心、保存、展演大溪文化,從木藝據點、店家、工作室等,任何有故事與記憶的空間,只要秉持共學、行動、改變的精神,希望讓大溪朝更好的方向發展,都可以成為木博館的民間夥伴。

街角館是讓大溪居民的生命故事,成為在現地脈絡下蒐藏的珍寶,不僅要說出自己獨有的、具特殊意義的故事,更要反思自己能為公眾服務什麼,可以如何提出具有公共性及公益性的行動計劃,希望促成良性的自循環系統,讓每一位街角館長形成自主改變及成長的動力,透過參與、共學及行動過程,逐漸走出自己的特色經營樣貌,進而以己身經營的街角館基地為據點,連結出不同區域、不同特色主題的發展,以吸引更多夥伴加入,彼此互助合作,串聯、互相激發出更多可能性和機會。因此,木博館從初期提供資源與引導的身分,包括專業諮詢、培力課程、及軟硬體整整備等資源的協力,逐漸轉而成為共學平台團隊中的一員,鼓勵街角館夥伴們形成民間自主運作平台,朝向更有能量的發聲及串連運作,進而與博物館的營運產生更多對話。


核心議題2:木藝

核心議題2:木藝

木博館始終將「調查、記錄及保存大溪有形、無形文化資產及生活文化」作為目標,然宥於編制上不如大型博物館具有研究能量,故展開與專業團隊或研究者合作,就木藝、社頭、家族等議題,展開調研與紀錄,並透過博物館的公共職能:展示、教育推廣、出版等方式,將蒐集所得之知識,轉譯為大眾接收的形式。

自開館以來持續針對木藝主題進行研究調查、策展以及推廣行銷的工作,透過與木藝師們的合作,梳理大溪木藝文化譜系與風格特色,增加在地木藝產業的能見度與曝光率,梳理木器傳統產業的未來發展可能。首先是開館即以「大溪好神器」特展來介紹聞名中外的大溪神桌家具,另一方面逐步引入外部木藝資源與地方交流,辦理「OPEN UP 打開木視界」特展及「家具新生-2016臺灣木家具創作交流展」。同時,接續拜訪大溪木藝耆老與藝師,以了解產業及技藝傳承現況,有感於大溪木藝技藝與文化的可貴,思考當代木藝發展須以「傳統」為根基,才能夠真正讓溫厚細膩的木藝重現光華。在創館之初,以發揚大溪傳統工藝、提升木藝創新及設計能量發展為雙主軸。

自 2016 年開始進行大溪木藝師資源的普查計畫,在過程中記錄大溪木藝師承體系,描繪出文化資源的網絡,並以普查成果作為展示基礎,介紹譽為「大溪瑰寶」的游禮海藝師,以及徒子徒孫遍布大溪的林先文藝師,呈現木藝師承故事及其代表性作品,讓傳統的職人精神呈現於世人眼前。

木博館作為文化保存及展演推廣的平臺,未來將持續努力與時間賽跑地進行訪談和研究工作,同時思索如何培育木藝人才、傳播木知識、行銷大溪木藝產業,讓木藝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人們俯拾即是的日常。

 

  • 館刊《一本大溪》
    本館自106年起定期發行館刊《一本大溪》,將每年調查研究的成果,整理轉化成許多生動有趣的在地專題,定期與大家分享、探索大溪的人文之美,其中包含在「木藝」相關的主題有:木藝產業與匠師、木製材、木生活與學習、訂製家具的裝飾工藝、林業特輯等。
  • 木藝相關調查研究成果

 核心議題3:慶典與社頭文化

核心議題3:慶典與社頭文化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為桃園市登錄的無形文化資產,其祭典科儀、遶境活動、社頭組織等皆反映了地方社會、政治、產業經濟和居民生活之風俗習慣。木博館不僅持續針對此核心議題進行調查研究,更透過共學課程、紀實紀錄、主題展覽、教育推廣等方式,和慶典組織互動並累積大溪文化資源,嘗試思考傳統民俗的當代意義,轉化慶典元素與年輕世代溝通,使慶典與現代人生活扣連,並吸引有志者投入此一無形文化資產之研究、保存與推廣工作,使無形文化資產得以永續傳承發展。

  • 館刊《一本大溪》
    本館自106年起定期發行館刊《一本大溪》,將每年調查研究的成果,整理轉化成許多生動有趣的在地專題,定期與大家分享、探索大溪的人文之美,其中包含在「慶典與社頭文化」相關的主題有:大溪社頭遶境文化。
  • 慶典與社頭文化相關調查研究成果

 核心議題4:歷史建築再生

核心議題4:歷史建築再生

木博館的館舍群,從最早開館的壹號館、武德殿、四連棟、藝師館、工藝交流館、即將完成修繕並開放的公會堂暨蔣公行館、第二期宿舍群,以及未來修繕後作為慶典與社頭文化館使用的農會倉庫等,沿著大溪老城區的普濟路,逐步串聯為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景觀體驗廊道。

歷史建築群的修復與再利用,賦予這些老建築訴說大溪歷史文化的功能,另方面,也透過活化使用,讓人重新進入這些具有故事的空間,創造新的互動與可能性。歷史建築作為地方文化的展演空間,因而延續建築生命,持續累積故事的過程,彷彿是大溪不斷詮釋與再造的原動力象徵。


核心議題5:生活文化

核心議題5:生活文化

木博館以大溪人為核心,關注大溪在地的生活文化與記憶,結合大溪豐富的文化資產,持續梳理在地人文、自然、生活及產業等,例如飲食、教育、宗教、警政、家族史等,積極與居民互動,希望透過「生態博物館」的角色,與居民共同實踐文化的保存與創新,逐步累積不同類型的在地知識資源及資料。

歷年來藉由口述訪談、現地保存、田野調查、故事採集等研究方法,形塑大溪大小歷史文化脈絡,研究成果包括「大溪交通運輸發展」、「李騰芳古宅故事採集」、「梅鶴山莊林家家族及地方發展網絡」、「大溪警察局宿舍群歷史發展脈絡」、「生態調查」等。

  • 館刊《一本大溪》
    本館自106年起定期發行館刊《一本大溪》,將每年調查研究的成果,整理轉化成許多生動有趣的在地專題,定期與大家分享、探索大溪的人文之美,其中包含在「生活文化」相關的主題有:大溪的國小生活、大溪的文學、大溪的過年、大溪老相館、中央路生活、大溪公園、大溪的體育、礦業記憶、現代醫療等,更多請參閱一本大溪刊電子書
  • 生活文化相關調查研究成果
透過數位典藏,累積大溪文化資源

2019年,木博館立基對木藝、社頭與大溪生活文化等研究議題,及田野訪談及互動經驗所累積的基礎,啟動規劃「大溪文化資源庫」的分年計畫,規劃未來可供公眾查詢、了解大溪文化資源之網路平台管道。

大溪文化資源庫於2019年完成架構規劃、程式建置以及試投資料,現為館內持續建置資料、測試使用階段,為達資源庫可被公眾使用的目標,入庫資料仍須依據最新的調研所得,重新校訂、進行權利盤點,以致重新洽談授權範圍等工作,並將資訊區分為可公開、與可能涉損個人權益、個資保護不公開的部分,另外須建置關鍵字、檢索關聯等,使資源庫檢索精度提升,以2021年下半年度起逐步開放部分資料庫提供查詢使用為目標努力。

此外,為配合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建置計畫,木博館結合推動社區記憶徵集、現地保存等行動,已上傳648筆詮釋資料(107年298筆、108年350筆)。這些資料待文化部完成各縣市政府權利盤點結束後,即會一併開放提供查詢。

相關研究成果閱覽

快速前往各主題調查研究成果清單(線上閱讀):
共學成果 / 木藝主題 / 慶典文化 / 歷史建築 / 地方文化

申請到館研究閱覽規則:
點我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