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因應本館成立近十年來對於視覺識別系統的多元應用需求,在延續現有系統基礎上,結合地方特色與當代設計趨勢,進行全面優化。透過更新與健全化的設計,強化系統在各場域的應用便利性與一致性,完整展現博物館的文化價值與地域精神。
視覺識別概念以山水之間,生生不息以山形連結大溪的山水與建築特色,兩山之間的河流似一顆不斷向上延展的樹幹,象徵木文化的生生不息。半邊的山形如人的側臉倚著樹,體現大溪木博與地方緊緊相連、共生共榮的精神。
色彩取自老街的磚紅色,代表文化傳承與對地方的關懷熱忱。

2015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創立於於2015年,是全台首座以「生態」為名的博物館。大溪豐厚的人文底蘊,以及居民對於文化事務的參與,是木博館成立及持續推動各項計畫的基礎,也是大溪「無圍牆博物館」得以形成的原因。
創館時本館與中原大學團隊合作,將大溪主要設定為「自然的森」、「生活的水」、「文化的街」、「產業的館」,凝鍊成「森、水、街、館」的品牌系統。這套系統成功傳達出背後豐富的文化意涵,獲得了德國iF設計大獎的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