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去過大溪中山路的建成商行嗎,那就是我家啦,我就是雄霸一方的商業巨擘—簡阿牛,我可是從一個小小腦丁開始打拼,不但富賈一方,還當選總督府評議員,可說是白手起家的傳奇啊!
我的個性天生豪邁又喜歡交朋友,當年日本政權來台,我還曾率眾對抗日本兵,後來被招降後,我就開始發揮經商的才華,逐漸成為樟腦產業權威,並將製腦業賺來的錢,投資在煤礦、金礦、樟腦、藍染等產業,成為遍佈北臺灣的龐大集團,嘿嘿,我可是日治時期最厲害的實業家了!
同時我也積極參與大溪的公共事務,為大溪引進輕便車,從文化、經濟、宗教到慈善事業等,都可以看到我簡阿牛的名字喔。甚至跨足政治界,與辜顯榮、林獻堂等人一同獲選為總督府評議員,傳奇事蹟不勝枚舉。
大溪許多地方都有我的故事,快化身時空旅人來探尋我的傳奇人生吧!
| |
主祀三聖恩主的普濟堂。 | 關聖帝君聖誕時會有非常熱鬧的祭典活動。 |
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遶境儀式與大溪地方居民自主成立的社頭組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日治大正初年,以簡阿牛為首的大溪富商前往九份投資金礦開採。在這段冒險旅程中,他們得到了關聖帝君的庇佑,成功地從金礦開採中獲益豐厚,富甲一方。於是在大正六年(1917)他們籌集資金製作關聖帝君的神轎,並組成同人社參與遶境儀式。此為以社頭名義開始參與遶境活動的濫觴,時至今日已有30幾個社頭加入遶境、讓慶典盛況空前。
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信仰象徵著大溪居民從過去以「家族和血緣關係」作為認同基礎,轉型為對「大溪這塊土地以及地方人際網絡」的支持。這種信仰和參與遶境儀式的傳統民俗,不僅凝聚了地方社群,還加強了人們對自己家鄉的情感聯繫,並促進了社區的凝聚力和發展。
中山路上最氣派的建城商行,是簡阿牛的商號兼住所。
建成商行是早年大溪地區樟腦業巨頭簡阿牛的商號兼住所,屋頂設計採用穹窿式結構,擁有翼塔和雙柱式的三開間,格局氣派宏偉。牌樓上的裝飾豐富多彩,與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相呼應。在穹頂的正中央,刻有家族姓氏「簡」字;而牌樓上的文字 "KEN SEI SHO CO" 則是「建成商行」日語發音的羅馬拼音,代表了建築的時代背景。有趣的是,圓頂上的鱗片狀瓦片據說過去是以銅片包覆的,這在台灣民居街屋中相當罕見。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街屋的臨街面通常比較狹窄,但建成商行的臨街面卻有三個店面的寬度,使得建築更加寬敞;加上高聳的牌樓和圓頂,突顯了屋主的身份和氣派,以及當時大溪的繁華景象。這座建築不僅是當地的一個重要地標,也是文化和歷史的見證者,反映了過去大溪地區繁榮的商業活動和社會環境。
據傳清朝末期(約1866年劉銘在大崁設置撫墾總局的時代)三層、頭寮一帶已有零星開採煤礦的紀錄,但尚未有明確的文獻佐證。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帶著工業技術與能源需求進入臺灣,因鍋爐動力、蒸氣捲揚機等設備的升級,提高了大溪的煤炭產量;接著戰後國民政府來臺,相關政策調整廢止徵購辦法並允許部分外銷,大溪迎來了兩波黑金熱潮。
簡阿牛的商業帝國自日本時代起開始蓬勃發展,礦業也是他發展事業之一!簡阿牛堪稱是一位傳奇人物,他從一介庄民、透過從事樟腦製造逐漸累積資本與人脈,而後投資樟腦與礦業致富,經營版圖遍及桃園、臺北、宜蘭、基隆等地。在大溪的諸多公共事務,從文化、宗教、到慈善事業等,都可以看到簡阿牛的名字出現。日治時期全臺發行量最大的報紙《臺灣日日新報》,以「宛如水滸傳式人物」,來形容其戲劇性的一生。
簡阿牛和藍高川、顏雲年、林熊徵、辜顯榮、林獻堂、李延禧、許廷光、黃欣等人於1921年被任命為臺灣總督府評議會員,獲得參與時政諮詢的資格。與他同期的評議員皆是全台顯赫的家族仕紳與企業家,簡阿牛的社會地位至此攀上高峰。
評議會是總督府的諮詢機構,會長由總督擔任,副會長則由總務長官擔任,會員是由總督任命,共25名,包括官吏7名、在臺灣的日本人9名和臺灣人9名。
回到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