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完成3支年度影像紀實短片
大溪共義團、嘉天宮同義堂、三層新勝社
106年完成《同人同心》(時間長度58分39秒)
成立於日治時期大正6年(1917年)的大溪同人社,最初由一群出外到九份從事金礦開採的大溪人,為了感謝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指點礦脈,募資為神明製作了第一頂神轎、並正式成立同人社,是大溪本地歷史悠久的社頭之一。
106年適逢大溪同人社籌辦創社一百週年慶,社內青壯輩花了三年的時間與長輩溝通、設計各種周邊紀念品與活動陸續為百週年暖身,嘗試用不同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同人社、共襄盛舉。本部影片紀錄該社從籌備到辦理的過程,呈現大溪社頭在熱鬧的慶典背後,社團的經營、以及傳統子弟軒社「戇子弟」的核心精神。
影像內容詳見:https://youtu.be/1aGPLpEf_rA
107年完成《旗求吉慶》(時間長度51分29秒)
臺灣廟會信仰慶典活動豐富多樣、動員廣泛,透過觀察傳統的神誕、廟會、陣頭、習俗等活動,當可了解傳統民間社會的宗教信仰意涵與民間文化中豐沛的生命力。大溪百年社頭文化,除了多樣性的特色社頭,龍陣、將軍、北管等,其中隨隊飄揚的各色旗幟和各式各樣的行列器具更是五花八門、不勝枚舉。
本部影片透過社頭的「旗幟」來當主角。繡旗,即在布旗上刺繡之意,旗上繡有主神、宮廟或藝陣名號及吉祥圖案。民間在廟會遶境遊行時,經常可見到繡旗以人力扛舉或吊掛車上參與遊行,一則藉以壯大聲勢,一則展現繡工之美來敘述一個屬於大溪的在地社頭的故事,也將大溪旗幟的種類與目的做現階段的紀錄。
影像內容詳見:https://youtu.be/pShYt874D4k
108年完成《斜槓人生:大溪社頭憨子弟》(時間長度56分16秒)
自木博館104年成立至今,於社頭文化保存上投入多種不同資源,例如:社頭補助計畫、大溪社頭文化學堂、現地展計畫、街角館計畫、藝陣邀演、大溪文化劇場、設計師媒合、影像紀錄等,讓參與其中的社頭成員除了增加其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保存觀念外,也學習到更多展現及傳承社頭文化方法。社頭成員從原本單純的慶典出陣人,開始學習當個老師、演員、影像紀錄者、策展者等不同角色。
本部影片透過三名各具有特色的社頭子弟視角,紀錄他們的日常生活,並帶出文物保存及修護技術、文物使用及其重要性、大溪社頭文化傳承與創新、大溪社頭文化推廣等議題,不僅呈現108年大溪社頭的重要事件,也看得到社頭人近年的轉變。
影像內容詳見:https://youtu.be/_hHWJ2n8oH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