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創生館由簡學義建築師所設計,以「未來創生於傳統」為理念,使用現代建築形式,將玻璃帷幕牆融合大溪老街的牌樓立面元素,並以頂層木屋架的設計重新演繹傳統木構建築,也呼應大溪在地木藝文化。2024年開館,「大溪創生館」作為紀錄、發表、展演大溪地方行動者鮮活故事的場域,讓大家看到大溪積極投入文化保存、傳承...
李宅所有權人「祭祀公業法人桃園縣李金興公」,於 2017 年將李宅委託木博館代為經營管理。本館以「傳世」為理念,將李宅定位為「大溪遊戲小學堂」,期待將李宅與大溪風土等人文價值,透過親子及學校教育等方式流傳後世。摺頁下載建築導覽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兒童導覽中文版、英文版、日文版館舍展覽2023081...
壹號館為 1920 年代興建的日式高架平房建築,曾為大溪國小 ( 大溪公學校 ) 宿舍。木博館接手前的住戶是大溪初級中學英文老師陳茂林,其夫人陳王翠梧女士曾在屋裡教授裁縫,宿舍門口高掛「溪光縫紉補習班」的場景是許多大溪婦女的共同回憶。壹號館目前作為木博館資訊中心,以各種有趣的裝置介紹大溪人文歷史故事...
原為大溪公會堂洋館,日本時代為集資籌建公會堂組成「財團法人大溪公會」,理事皆為地方仕紳,1923年大溪公會堂落成,為磚造洋館與木造和館組成,洋館用作議事、集會、宣講、宴會、儀式舉辦等事務,和館則為住宿、休息、藝文教育等空間。現為桃園境內唯一留存之日本時代公會堂,且完整保留公園、周邊建築脈絡,2004...
原為興建於1923年之大溪公會堂和館,1949年大溪公會堂轉為蔣公行館使用,並改建成現存的樣貌。當時蔣中正總統常來此休憩、接待外賓、召見晤談及與兒孫相聚等。周邊居民對此處的印象是戒備森嚴,但於總統壽誕的特殊日子,也留下與總統伉儷互動的記憶。1975年蔣中正總統逝世,1976年元旦,洋館及行館皆改做「...
2015年武德殿交由木博館管理,次年附屬建築修繕及渡廊重建竣工。目前不定期作為大型特展的展覽空間。館舍展覽20230503~20231013展出「〔好木成森系列展覽〕一起向前走:木器的誕生之旅」20231028~20240218展出「〔好木.生活提案〕特展」20230722~20231001展出「2...
2016年木博館完成修繕並開放為「藝師館」,成為大溪木職人故事收集及展示的空間,看見職人精神。目前展出「木職人在大溪」特展,從藝師的故事中了解大溪木藝的傳承、想像未來發展的可能。館舍展覽20241106起,展出「剖木成材:大溪製材特展」展覽20230714~20240623「木職人在大溪-世代傳薪陳...
建築推測建於西元1937至1940年,為大溪百年警政宿舍群之一部分。原本區隔為四戶的空間為再利用需求而打通,為了讓觀眾能瞭解原建築格局及功能,修繕過程中特意保留圍牆及四戶大門、門牌、部分木構件不做去漆處理等,以呈現老屋的生命刻痕和住戶的生活記憶。本建築於2012 年登錄為歷史建築,於2016 年開放...
大溪農會倉庫約創建於日本時期 1942 年,1950年左右憲兵隊曾進駐此處,後期由大溪農會租用,做為大溪區農會食鹽肥料倉庫。建築形式與桃園米穀統制組合倉庫、新屋農會倉庫、社寮穀倉等相似,為日本時代後期統制倉,其建築壁體採用磚造及防潮壁,亦是歷史建築特色之一,外牆有扶壁柱,為少見保存完善的貯米倉庫。未...
本區域之大溪警察局宿舍群始建於1901年大嵙崁支廳時期,日治時期先後做為大嵙崁支廳、大溪郡役所,戰後為大溪分局之警務職員宿舍。歷經日治至戰後多次整修,見證警察制度在大溪的發展歷程,戰後大溪公會堂作為前總統蔣中正之行館,鄰近地帶成為管制區域,豐富此聚落的故事。此區於2012年登錄桃園市歷史建築。自20...
自日本時代至 2015 年,歷任大溪地區警察首長居住在此,因此保存況狀良好,於 2012年 8 月 29 日登錄為歷史建築。本棟為大溪警察局宿舍群中保存狀況最佳且面積最大之獨棟日式宿舍。2022年起由大嵙崁文教基金會開館營運,詳情請洽詢服務專線 03-3880871(週一至週五 09:3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