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普濟堂關聖帝君聖誕慶典」俗稱「迎六月廿四」,於2011年指定登錄為桃園市無形文化資產,是大溪重要的民俗活動。而為籌備慶典發展出的社頭文化、地方人情故事,更是大溪人世代相傳的精神食糧。
2021年,歷史建築「大溪農會倉庫」由鄭文燦市長定位並命名為「六廿四故事館」,加入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的館舍群,未來作為推動「迎六月廿四」慶典以及傳承、教育與體驗的共學空間。
【常設展覽 特色藝陣跳起來】
一樓將不定期換展介紹陣頭的入門知識與在地特色,首檔展覽必看重點:
◆ 大溪共義團|
1973年的「關平」、「周倉」將軍
(111年2月起為興安社關平周倉將軍)
◆ 金鴻慈惠堂醒獅團|
五虎將之一「趙雲獅」
◆ 大溪農友團|
「風雨雷電」四尊童仔
現場還有由共義團成員自行製作的神龍,以及「童仔步跳舞機」,讓您跟著七星步跳起來!
-
【六廿四老照片及故事徵集中】
藉由六廿四故事館的開館,我們會陸續收集與六廿四有關的珍貴記憶,未來也會不定時地更換展件,希望能讓大家的故事呈現在展場裡。
有機會請您留下資訊,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
【「大溪六廿四故事館」開館常設展】
展覽時間|每週二至週日0930-1700,週一及連假後翌日休館
展覽地點|大溪六廿四故事館(原大溪農會倉庫)
館舍地址|大溪區普濟路48號 六廿四故事館
展覽摺頁|點我下載
指導單位|文化部、桃園市政府、桃園市議會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
協力夥伴|大溪普濟堂、桃園市大溪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
-
【特別感謝】 (依姓氏筆畫排序)
普濟堂管理委員會、桃園市大溪區社團民俗技藝協會、三層新勝社、三層福安社、大溪一心社、大溪大有社、大溪永安社、大溪共義團、大溪同人社、大溪老人會、大溪協義社、大溪帝君會、大溪哪德社、大溪振興社、大溪義消中隊、大溪聖母會、大溪農作團、大溪慶安社、大溪慶義社、大溪樂安社、大溪興安社、內柵仁安社、月眉農友團、永福同義社、玄元社、金鴻慈惠堂醒獅團、溪州忠義堂、溪州福山巖、聖廟無極總宮、嘉天宮同義堂、聚賢慈惠堂、頭寮樂豳社、鎮豐社
江韶瑩委員、呂理政委員、李麗芳委員、林志峰委員
王坤德先生、王滷蛋先生、余明政先生、余銘揚先生、吳敏惠女士、邱文俊先生、洪順福先生、胡宗雄先生、張桓耀先生、陳東蓮女士、陳寶印先生、曾智培先生、黃仁宏先生、黃仁良先生、黃建義先生、黃美足女士、黃朝枝先生、楊晴儀女士、廖國翔先生、熊振威先生、蔡忠賜先生、賴銘偉先生、簡子鈞先生、簡張銀珠女士、藍倍敏先生